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诸葛亮 曹魏 · 晋宣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黄公衡,快士也。
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蜀志·黄权传》)
因众瑞上言 蜀汉 · 许靖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
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军师将军诸葛亮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权、少府王谋等上言:曹丕篡弑,湮灭汉室,窃据神器,劫迫忠良,酷烈无道,人鬼忿毒,咸思刘氏。
今上无天子,海内惶惶,靡所式仰。
群下前后上书者八百馀人,咸称述符瑞,图、谶明徵。
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
《孝经·援神契》曰:『德至渊泉则黄龙见」。
龙者,君之像也。
《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大王当龙升,登帝位也。
又前关羽围樊、襄阳襄阳男子张嘉、王休献玉玺,玺潜汉水,伏于渊泉,晖景烛耀,灵光彻天。
夫汉者,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国号也,大王袭先帝轨迹,亦兴于汉中也。
今天子玉玺神光先见,玺出襄阳汉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与大王以天子之位,瑞命符应,非人力所致。
昔周有乌鱼之瑞,咸曰休哉。
二祖受命,图、书先著,以为徵验。
今上天告祥,群儒英俊,并进河、洛,孔子谶、记,咸悉具至。
伏为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冑,本枝百世,乾祇降祚,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
考省灵图,启发谶、纬,神明之表,名讳昭著。
宜即帝位,以纂二祖,绍嗣昭穆,天下幸甚。
臣等谨与博士许慈、议郎孟光,建立礼仪,择令辰,上尊号,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之南(《蜀志·先主传》)
季汉辅臣赞 其十九 黄公衡 蜀汉 · 杨戏
四言诗 押阳韵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二
镇北敏思,筹画有方。
导师禳秽,遂事成章。
偏任东隅,永命不祥。
哀悲本志,放流殊疆。
先主假黄权偏将军 东晋 · 徐众
 出处:全晋文
既忠谏于主,又闭城拒守,得事君之礼。
武王下车,封比于之墓,表商容之闾,所以大显忠贤之士,而明示所贵之旨。
先主假将军,善矣,然犹薄少,未足彰忠义之高节,而大劝为善者之心(《蜀志·黄权传》注)
三国名臣序赞 东晋 · 袁宏
 出处:全晋文 卷五十七、文选卷四十七
夫百姓不能自治,故立君以治之;
明君不能独治,则为臣以佐之。
然则三五迭隆,历世承基,揖让之与干戈,文德之与武功,莫不宗匠陶钧而群才缉熙,元首经略而股肱肆力。
遭离不同,迹有优劣。
至于体分冥固,道契不坠;
风美所扇,训革千载,其揆一也。
故二八升而唐朝盛,伊吕用而汤武宁,三贤进而小白兴,五臣显而重耳霸。
中古凌迟,斯道替矣。
居上者不以至公理物,为下者必以私路期荣;
御圆者不以信诚率众,执方者必以权谋自显。
于是君臣离而名教薄,世多乱而时不治。
故蘧宁以之卷舒,柳下以之三黜,接舆以之行歌,鲁连以之赴海。
衰世之中,保持名节,君臣相体,若合符
燕昭乐毅,古之流也。
夫未遇伯乐,则千载无一骥。
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
汉之得材,于斯为贵。
高祖虽不以道胜御物,群下得尽其忠;
萧曹虽不以三代事主,百姓不失其业。
静乱庇人,抑亦其次。
夫时方颠沛,则显不如隐;
万物思治,则默不如语。
是以古之君子,不患弘道难;
遭时难,遭时匪难,遇君难。
故有道无时,孟子所以咨嗟;
有时无君,贾生所以垂泣。
夫万岁一期有生之通涂;
千载一遇,贤智之嘉会
遇之不能无欣,丧之何能无慨?
古人之言,信有情哉!
余以暇日,常览国志,考其君臣,比其行事,虽道谢先代,亦异世一时也。
文若怀独见之明,而有救世之心,论时则民方涂炭,计能则莫出魏武
故委面霸朝豫议世事。
举才不以标鉴,故久之而后显;
筹画不以要功,故事至而后定。
虽亡身明顺,识亦高矣!
董卓之乱,神器迁逼,公达慨然,志在致命。
由斯而谈,故以大存名节。
至如身为汉隶,而迹入魏幕,源流趣舍,其亦文若之谓。
所以存亡殊致,始终不同,将以文若既明,名教有寄乎?
夫仁义不可不明,则时宗举其致;
生理不可不全,故达识摄其
相与弘道,岂不远哉!
高朗,折而不挠,所以策名魏武,执笏霸朝者,盖以汉主当阳,魏后北面者哉!
若乃一旦进玺,君臣易位,则崔子所不与,魏武所不容。
夫江湖所以济舟,亦所以覆舟;
仁义所以全身,亦所以亡身。
然而先贤玉摧于前,来哲攘袂于后,岂非天怀发中,而名教束物者乎?
孔明盘桓,俟时而动,遐想管乐,远明风流。
治国以礼,民无怨声,刑罚不滥,没有馀泣。
虽古之遗爱,何以加兹!
及其临终顾托,受遗作相,刘后授之无疑心,武侯处之无惧色,继体纳之无贰情,百姓信之无异辞,君臣之际,良可咏矣!
公瑾卓尔,逸志不群。
总角料主,则素契伯符
晚节曜奇,则参分于赤壁
惜其龄促,志未可量。
子布佐策,致延誉之美,辍哭止哀,有翼戴之功。
神情所涉,岂徒蹇愕而已哉!
然而杜门不用,登坛受讥。
夫一人之身,所照未异,而用舍之间,俄有不同,况沈迹沟壑,遇与不遇者乎?
诗颂之作,有自来矣。
或以吟咏情性,或以述德显功,虽大旨同归,所托或乖,若夫出处有道,名体不滞,风轨德音,为世作范,不可废也。
故复撰序所怀,以为之赞云。
魏志九人,蜀志四人,吴志七人。
荀彧字文若诸葛亮字孔明周瑜字公瑾荀攸字公达庞统字士元张昭字子布,袁焕字曜卿蒋琬字公琰鲁肃字子敬崔琰字季圭黄权字公衡诸葛瑾字子瑜徐邈字景山陆逊字伯言陈群字长文顾雍字元叹夏侯玄字泰初虞翻字仲翔王经字承宗陈泰字玄伯
火德既微,运缠大过。
洪飙扇海,二溟扬波。
虬虎虽惊,风云未和。
潜鱼择渊,高鸟候柯。
赫赫三雄,并回乾轴。
竞收杞梓,争采松竹
凤不及栖,龙不暇伏。
谷无幽兰,岭无亭菊。
英英文若灵鉴洞照
应变知微,探赜赏要
日月在躬,隐之弥曜。
文明映心,钻之愈妙。
沧海横流,玉石同碎。
达人兼善,废己存爱
谋解时纷,功济宇内。
始救生人,终明风概。
公达潜朗,思同蓍蔡。
运用无方,动摄群会
爰初发迹,遘此颠沛。
神情玄定,处之弥
愔愔幕里,算无不经。
亹亹通韵,迹不暂停。
虽怀尺璧,顾哂连城
知能拯物,愚足全生。
郎中温雅,器识纯素。
贞而不谅,而能固。
恂恂德心,汪汪轨度。
志成弱冠,道敷岁暮。
仁者必勇,德亦有言。
虽遇履虎,神气恬然。
行不脩饰,名迹无愆。
操不激切,素风愈鲜。
哉崔,体正心直。
天骨疏朗墙宇高嶷
忠存轨迹,义形风色。
思树芳兰,剪除荆棘。
人恶其上,时不容哲。
琅琅先生,雅杖名节。
虽遇尘雾,犹振霜雪。
运极道消,碎此明月。
景山恢诞,韵与道合。
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和而不同,而不杂。
遇醉忘辞,在醒贻荅。
长文通雅,义格终始。
思戴元首,拟伊同耻。
民未知德,惧若在己。
嘉谋肆庭,谠言盈耳。
玉生虽丽,光不踰把。
德积虽微,道映天下。
渊哉泰初,宇量高雅。
器范自然,标准无假。
全身由直,迹洿必伪。
处死匪难,理存则易。
万物波荡,孰任其累?
六合徒广,容身靡寄。
君亲自然,匪由名教。
敬授既同,情礼兼到。
,知死不挠。
求仁不远,期在忠孝。
玄伯刚简,大存名体
志在高构,增堂及陛。
端委虎门,正言弥启。
临危致命,尽其心礼。
堂堂孔明基宇宏邈
器同生民,独禀先觉。
标榜风流,远明管乐
初九龙盘,雅志弥确。
百六道丧,干戈迭用。
苟非命世,孰扫雰雺?
宗子思宁,薄言解控
释褐中林,郁为时栋。
士元弘长,雅性内融。
崇善爱物,观始知终。
丧乱备矣,胜涂未隆。
先生标之,振起清风
绸缪哲后,无妄惟时。
夙夜匪懈,义在缉熙。
三略既陈,霸业已基。
公琰殖根,不忘中正
岂曰摸拟,实在雅性。
亦既羁勒,负荷时命。
推贤恭己,久而可敬。
公衡仲达,秉心渊塞
媚兹一人,临难不惑。
畴昔不造,假翮邻国。
进能徽音,退不失德。
六合纷纭,民心将变。
鸟择高梧,臣须顾󰋕。
公瑾英达,朗心独见。
披草求君,定交一面。
桓桓魏武,外托霸迹
志掩衡霍,恃战忘敌。
若人,曜奇赤壁
三光参分,宇宙暂隔。
子布擅名,遭世方扰。
抚翼桑梓,息肩江表。
王略威夷,吴魏同宝。
遂献宏谟,匡此霸道。
桓王之薨,大业未纯。
把臂托孤,惟贤与亲。
辍哭止哀,临难忘身。
成此南面,寔由老臣。
才为世出,世亦须才。
得而能任,贵在无猜。
昂昂子敬,拔迹草莱。
檐吐奇,乃构云台
子瑜都长,体性纯懿。
谏而不犯,正而不
将命公庭,退忘私位。
岂无鹡鸰,固慎名器。
伯言蹇蹇,以道佐世。
出能勤功,入能献替。
谋宁社稷,解纷挫锐。
正以招疑,忠而获戾。
元叹穆远,神和形检
如彼白圭,质无尘玷。
立上以恒,匡上以渐。
清不增洁,浊不加染。
仲翔高亮,性不和物
好是不群,折而不屈。
屡摧逆鳞,直道受黜
叹过孙阳,放同贾屈。
诜诜众贤,千载一遇
整辔高衢,骧首天路。
仰挹玄流,俯弘时务。
名节殊涂,雅致同趣。
日月丽天,瞻之不坠。
仁义在躬,用之不匮。
尚想重晖,载挹载味。
后生击节,懦夫增气。
翟进宗左武卫上将军 后晋 · 晋少帝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十八
淄州刺史翟进宗。不谷不德。
营兵叛予。陷尔厉阶。
力屈遇害。念兹忠瘁。
实用衋伤。蜀主恕其黄权
鲁庄诔其卜国。皆非罪也。
吾将赠之。用慰贞魂。
宜颁漏泽。可赠左武卫上将军
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五
唐朝以元凯并进,十有六人,周室以昭穆先封,十有五国
发源纂胄,叶派枝分,开国承家,珠联璧合,是用克明俊德,思皇多士,盛德有后,公其裕哉。
公讳常,字子元豫州荥阳人也。
周宣中兴,然后树贤建戚;
郑武有国,然后保姓受氏。
荆衡之赋千乘,莫敢加兵;
虢会之封十城,翻为献邑。
况复郊门致骑,先迎内史之宾;
南宫旦朝,独识尚书之履。
祖思庆,建威将军、山太守
建威取曹仁之号,可以定名;
山阳王畅之贤,足观风俗。
考顼,银青、金紫,方于温羡、傅祗;
镇南、征东、比于刘弘、荀顗。
报功之册,则槐路是仪,赠行之典,则荆河惟牧。
公弱龄早慧,幼志夙成,立必正方,言无剿说
青衿知勇,即埋云梦之蛇;
童子仁心,已爱中牟之雉。
始游庠塾,不无儒者之荣;
或见兵书,遂有风云之志
出忠入孝,事尽于心,修身立名,理穷于性。
大统三年,起义华阳,先登广武,浮潜逾沔,入渭乱河。
蒙授永安县开国男辅国将军
自尔长从太祖,入为帐内都督
河桥接战,秋水则三月不流;
洛城挥锋,金墉则一月路断。
西京不宾,羌戎侵轶,城如飞鸟,地有伏龙。
公以金仆裁抽,灵鉟暂举,蜂目已奔,狼心遂革。
平东将军都督
十五年,袭父封魏昌县开国伯,转大都督
魏后三年,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黄权受诏,嘉其入魏之功;
窦宪当官,赏其平戎之策。
公之此授,勋庸著矣。
进爵广饶县开国公,邑五百户。
保定三年,授都督罗州诸军事罗州刺史,仍领金州兵马,应接上庸公于文谷路。
溪涧峥嵘,岩崖豁崄,山穷水断,马束桥飞,中垺既开,双城即款。
往者申息尽掩,江、黄无援,涔阳极浦,亟犯风尘,夏首西浮,频遭锋镝。
公以伏波受脤,楼船誓众,入横江之阵,进下濑之兵。
越客文身,湛卢终去;
吴人长鬣,艅艎遂还。
建德四年,授使持节开府仪同大将军
公孙敖光禄之塞,诸葛诞勒丸都之山,公之处焉,差无惭德。
四方杂俗,天下殊风,以君廉能,使乎观察
驰传拥节,扬旌持斧。
乘骢马,仍被绣衣,群盗累足,贵戚敛手。
乡亭留宿,幸无归忌之疑;
公车奏事,宁有反支之日。
是使阳球司隶,无所申威,鲍恢都官因人成事
高祖武皇帝仲春誓众,甲子济河。
公仗剑六军,披图八阵。
譬彼张辽,前锋而报魏主;
方之耿弇,先战而待萧王
及乎九州逌同,四隩既宅,遂得功参勇爵,名入崭,授上开府,增邑五百户。
加以举功行赏,推恩分邑,兼乘而反光乎谯郡之城,载宝而归照于临漳之水。
即日赐姓宇文,与国同族。
娄敬上书于鹿辂,项伯舞剑于鸿门,公之此荣,足为连类。
公绩著屯险,诚贯风霜,其年授使持节、督东徐州诸军事徐州刺史宣政元年,授都督南兖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
作牧济河,风行于雷泽
建旟海岱,化被于淮、沂。
襜帷入境,贪残者解印;
冕旒从政,仁义者郊迎。
岂直白石开渠,青盐换,祥云入境,行雨随轩而已哉。
在任遘疾,薨于方镇,皇甫嵩监御斯牧,贤能刺史
中郎连率此则,中兴方伯
英声茂实,公之有焉。
诏赠某官,谥某公,礼也。
大象二年十一月十日归葬于荥阳之某山旧墓。
九原凄怆,赵文子其何言;
驷马悲鸣,滕成公其已远。
若夫勒鼎刊碑,铭功颂德,陈其令范,必在生前。
嗟乎!
此之树碑,异乎洙、泗之水;
此之勒石,异乎燕然之山。
呜呼哀哉!
乃为铭曰:
高阳之子,少典之孙。
苍林远遘,若水遥源
公侯复始,钟鼎逾繁。
承基纂胄,建国开藩。
我壮我,既公既侯。
缁衣出,卿士归周。
鱼陵北上,荥泽东流。
河移酸枣,雨陈留
祖守南邦,考镇东部。
两龟回印,双蛇结绶。
日察阴阳,星占长柳。
是曰世载,其名不朽。
事亲之道,孝以立身。
事君之道,忠以立仁。
今君嗣德,一此君亲。
之茂,如之筠。
功参荆棘,职主兵戈。
北临青岭,南通白波。
直云横塞,长星渡河。
陈开沙断,师移灶多。
举功行赏,封疆受位。
宫室镂圭,山河分地。
决胜千里,谋深计秘。
建武功成,名连星次。
建旟济漯,拥节龟蒙
既蚕桑土,实抚梧桐。
野无异气,河无别风。
吴亭楚壁,莫敢弯弓。
倏忽身世,俄然松槚。
路转铜鱼,山回石马。
武侯之庙,栾公之社。
望此高碑,凄然泪下(《文苑英华》九百十九)
周陇右总管长史少保豆卢公神道碑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五
群讳恩,字永恩昌黎徒河人本姓慕容燕文明帝皝之后也。
朝鲜箕子之封,孤竹伯夷之国,汉有四城,秦为一候。
其先保姓受氏,初存柳城之功;
开国承家,始静辽阳之乱。
自天市星妖,连、津兵覆,尚书府君改姓豆卢,筮仕于魏。
祖什伐,左将军魏文成皇帝直寝。
父苌,少以雄略知名,不幸早世。
周朝以公兄弟佐命,义存追远,保定二年,有诏赠柱国大将军涪陵郡
是知春雨润木,自叶流根;
西伯行庆,推存及没。
公以山岳精灵,星辰秀异,气侔钟鼎,声感风云。
猛虎震地,七岁不惊;
羝羊触藩,九龄能对。
太祖文皇帝乘时拨乱,奄有霸业。
颍川从我,旧爱无忘;
舂陵故人,相知唯厚。
普太二年,关西建义,授殄寇将军
奉迎大驾,赐封新兴县伯,邑五百户。
新安之阵,还移杨仆之关;
弘农之围,更入刘昆之郡。
援桴并辔,并预前驱,大统三年
有沙菀之战。
四年,有河桥之役。
介胄虮虱,戎马生郊
公灵变逾长,风飙更勇,隐若敌国,差强人意
授龙襄将军中散大夫
八年,授直寝、右亲信都督,寻转大都督,加通直常侍
十六年,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魏前元提,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信负三司
邓骘汉朝亲戚,始处中台
黄权魏国功臣,初登上将
公频烦宠授,朝野为荣。
三年,都督成州诸军事成州刺史,寻加侍中
外总连帅,威振百城;
内参常伯,荣高八舍。
于时陇坻黠羌,时穿上谷榆中群盗,或降水渔阳
公卷甲星驰,长驱千骑。
回洛凶徒,望风草靡;
瓜州豪杰、束手归军。
魏后元年改封龙支县侯
三年,朝廷使大将军、安政公随突厥天□及吐谷浑国
河湟二州,烧当□□公领骑五千,以为戎防,东通丹镇,西望白兰,关塞无尘,公之力也。
周元年都督鄯州诸军事鄯州刺史,其年改封沃野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二年授陇右总管府长史
武成元年都督利、涉、文三州诸军事利州刺史
五年,兵破文州杨陈蛮,仍平泸水
保定元年秋将兵破巴州恒杨獌獠。
度泸五月,葛亮有深入之兵;
长坂九回,王尊有忠臣之路。
霜雹不惊,水草无乏,天幸将军,斯之谓矣。
其年授司会
八法斯掌,九赋是均,事总岁成,功参月要。
三年,还,授陇右总管府长史
公屡弼英蕃,频相大府。
北海入朝,仰以对问;
东平,因而定礼。
遂使马首怀燕,不无乐毅,蕃臣拟汉,或多田叔
楚国公,以参和挹让庄赞乐推,建国开都,奄荒南服,求以先封武阳郡三千户益公沃野之封。
朝廷以兄弟相让,不无前史,推恩分邑,有诏许焉,增邑并前合四千七百户。
既而六气相犯,五声相触,灵寿不终,游魂且变,薨于官舍,春秋五十八。
诏赠少保,幽、冀、定、相等五州诸军事幽州刺史谥曰敬公,礼也。
天和元年二月六日葬于咸阳渎川
大夫墓树以,诸侯坟高于雉。
呜呼哀哉!
公资忠履孝,蕴义怀仁,直干百寻,澄波千顷,留心职任,爱玩图籍。
官曹案牍,未尝烦委;
戎马交驰,不妨余裕。
兄弟公侯,国朝亲戚,宜春有汤沐之盛,濯龙无流水之讥。
渭南千亩之,尚惧满盈;
咸阳二顷之田,常思止足。
立身则十世可宥,遗子则一经而已。
刺史贾逵之碑,既生金
将军卫青之墓,方留石麟。
铭曰:
朝鲜建国,孤竹为君。
地称高柳,山名密云。
辽阳裂,武遂秦分。
宝圭世胄,雕戈旧勋。
名称宾实,言谓身文。
挺此含章,降兹岐嶷。
有犯无隐,王道正直。
唯爱唯敬,永成悦色。
枕籍礼闱,留连学植。
策参帷帐,功披荆棘。
韩阵挥戈,齐城凭轼。
豹徽乃建,龙韬同启。
校战岐阳,申威陇坻
城垒画地,山川聚米。
上马谕书,上马谕书,临戎习礼。
贾复开营,廉公屈体。
从容傅会,占对造请。
用此廉平,终兹宽猛。
绿林兵息,潢池盗静。
名振赤山,威高青岭。
玄兽浮河,飞螟出境。
灾气生陇,毒水侵泾。
朝倾地镇,夜落台星,石坛承祀,丰碑颂灵。
渭城高柏,昌陵下亭。
须知地市,为读山铭(碑本,《艺文类聚》五十,《文苑英华》九百二十五)
周车骑大将军小司空宇文显墓志铭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十六
公讳显,字某上党武乡人也。
自大雾浮河,长虹映渚,承源于若水,纂系于苍林。
上党居韩之西,常山在赵之北,因地为氏,可略而言焉。
祖求南,卫将军冀州刺史
父金殿,征南将军定州刺史
并控鹤兵,俱张戎乐,声荣之盛,继踵当年。
公禀山岳之灵,擅风云之气,容止矜庄,声名籍甚。
弯弧挽强,左右驰射,故得名高上谷,威振楼烦
袭爵安吉县食邑五百户。
永兴三年,幽、并叛换,有无君之心。
帝顾谓公曰:「天下汹汹,将若之何」?
公曰:「择善而从之」。
乃诵《诗》云:「彼美人兮」。
西方之人兮,帝曰:「是吾心也」。
乃定入关之策。
以公母老家大,领预为计。
公曰:「今日之事,忠孝不并。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帝怆然改容曰:「卿是我王陵」。
迁朱衣直阁、阁内大都督改封长广县公,邑一千五百户。
武帝初至潼关太祖亲迎溱水
太祖素知公名而未之识也。
目于众,疑而不问,直云:「令此人射水傍小鸟」。
应手即著。
太祖喜云:「我知卿名矣」。
即用为帐内都督沧州诸军事沧州刺史,增邑并前二千五百户。
黄公衡之快士,魏后是以推心;
潘承明忠壮吴王为之降礼。
异代同荣,见之今日。
东夏边隅,地连荒服,井陉塞道,飞狐路断,乃以公为使持节卫将军都督东夏州诸军事东夏州刺史
白波、青犊之兵,铜马、金绳之乱,莫不交臂屈,膝,牵羊抱马。
在州遘疾,解任还朝。
小马留厩,床挂柱,吏人攀恋,刊石陉山。
虽非汉阳之城,还似扶风之路。
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
以魏后元年疾甚,亡于同州,春秋五十七。
天子辍乐,群公会丧。
太祖亲临吊祭,哀恸左右。
于时兵革交侵,普断赠谥,即以本官印绶葬于同州北山
今建德二年二月二十三日,迁葬于咸阳长安县之洪渎原。
时逢礼乐之迁,代属讴歌之变,国虽异政,人足追荣,乃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小司空,丹、延、绥三州诸军事延州刺史谥某公,礼也。
夫人高氏,渤海人也。
柔参晋政,拒曹爽之异谋;
起在汉庭,共王陵而俱对。
况乎箴训有仪,言容以德,肃恭中兴,贤才内侧。
岂直不听杂乐,以变齐国之风;
不食鲜禽,以断荆王之猎。
昔之合葬,季武子之西寝,今之同穴,长平侯北陵
世子神举兄弟,至性纯孝,善居丧礼,有终有始,于身无改。
是以宦成名立,孝显忠存。
铭曰:
北岳二名,葱河两本。
其峻惟极,其源惟远。
俗禀山川人,人资台衮。
义烈桓桓,才雄悃悃。
乃祖乃父,继踵威雄。
摐金北陆,鸣玉南宫。
隐若吴汉,贤哉窦融
负霜依德,无雷向风。
挺此含章,生兹秉德。
孝实天性,忠为人则。
畅毂镂膺,燕南赵北
若水将通,九部可勒。
帷幄参谋宫闱典职。
善择忠言,能防变色。
繁弱已劲,淇园乃直。
戟中小支,禽穿左翼。
建旟赤谷,挥戈武州
长城万里,河水双流。
颍川多恙,淮水未瘳。
义重穿壁,恩深置邮。
于谷之口,于渭之阳。
丘山零落,碑阙低昂。
草衔秋火,树抱春霜。
书剑俱没,人琴并亡。
哀哀嗣子,纯心靡托。
孝水未枯,悲先落。
室进巢任鸟,门通吊鹤
功臣身殒,会图麟阁(《文苑英华》九百四十七)
与梁汉城杨贤 北周 · 王悦
 出处:全后周文卷五
夫惟德是辅,天道之常也;
见机而作,人事之会也。
梁主内亏刑班,外阙藩篱。
匹夫攘袂,举国倾覆。
非直下民离心,抑亦上玄所弃。
相公膺千龄之运,割三分之为平息哎中,威振方外。
声教所被,风行草偃;
兵车所指,云除雾廊。
斯固天下所共闻,无俟二谈也。
大将军高阳公,韫韬略之秘,总熊罴之旅,受脤庙堂,威怀巴汉。
先附者必赏,后服者必诛。
君兵粮既寡,救援路绝。
欲守,则城池无萦带之险;
欲战,则士卒有土崩之势。
以此求安,未见其可。
韩信背项,前典以为症状谈;
黄权归魏,良史称其盛烈。
事有变通,今其则也(《周书·王悦传》)
庾信集序 北周 · 宇文逌
 出处:全后周文卷四
盖闻五声调应,则宫徵成其文;
八音克谐,则弦管和其韵。
所以《周南》《召南》之篇,为风人之首;
《小雅》《大雅》之作,实王政之由。
复有阳春白雪之唱,郢中之曲弥高;
秋风黄竹之词,伊上之才尤盛。
遂能弘孝敬,叙人伦,移风俗,化天下。
兼夫吟咏情性,沈郁文章者,可略而言也。
开府、司宗中大夫义城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
若夫有周之时,掌庾源其得姓;
皇晋之代,太尉阐其宗谱。
舄奕氤氲,布在方策,国史家牒,世世详焉。
八世祖滔,散骑常侍、领大著作遂昌县
祖易,征士,隐遁无闷,确乎不拔,宋终齐季,早擅英声。
父肩吾,散骑常侍中令书,文宗学府,智囊义窟,鸿名重誉,独步江南
或昭或穆,七世举秀才
且圭且璋,五代有文集。
贵族华望,盛矣哉。
幼而清惠,唯良之美,称共治之能。
佩犊带牛,有侔龚遂
桑枝麦穗,无谢张堪
入为司宪中大夫,帅掌三敕之法,助宣五禁之书,秋府得人,于斯为盛。
尝旦上府赋诗曰:「诘旦启门阑,繁辞涌笔端。
苍鹰下狱吏,獬豸饰形冠。
司朝引玉节,盟载捧珠盘。
穷纪星移次,归余律未殚。
雪高三尺厚,冰深一寸寒。
犹埋,香心未起
孟门久失路,扶摇忽上抟。
栖乌迁得府,弃马复归栏。
荣华名义重,虚薄报恩难。
枚乘还起疾,贡禹弹冠。
方随莲叶敛,未用竹根丹。
一知玄象法,讵思垂钓竿」。
其王事之中,优游如此。
出为洛州刺史,德藏褰帷,才膺刺举,吏不敢贿,人不忍欺
上洛童儿,如迎郭伋;
商山故老,似值刘弘
复为司宗中大夫
总辖礼府,佐治春卿,辨九拜之仪,教六诗之义。
自梁朝筮仕,周氏驰驱,至今岁在屠维,龙居渊献,春秋六十有七。
齿虽耆旧,文更新奇,才子词人,莫不师教,王公名贵,尽为虚襟。
信降山岳之,蕴烟霞之秀,器量侔瑚梿,志性甚松筠。
妙善文词人尤工诗赋,穷缘情之绮靡,尽体物之浏亮。
诔夺安仁之美,碑有伯喈之情,箴似杨雄,书同阮籍
少而聪敏,绮年而播华誉,龆岁而有俊名。
孝性自然,仁心独秀,忠为令德,言及文词,穿壁未勤,映萤逾甚。
若乃德圣两礼,韩鲁四诗,九流七略之文,万卷百家之说。
名山海上,金匮玉版之书,鲁壁卫坟,缥帙缃囊之记。
莫不穷其枝叶,诵其篇简,岂止仲任一见之敏,世叔五行速。
强记独绝,博物不群,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
虽桓驎十四之岁,答宿客之诗,鲁连十二之年,杜离坚之辨。
匪或斯尚同日语哉!
玉墀射策,高等甲科。
公孙金马之时,仲舒鸿渐之日,未能连类,曾何足云。
解褐授安南府行参军
尺木未阶,高衢方骋。
寻转尚书度支郎中
壮岁精练,必以吏能,上象列宿,非因仇气。
夜不离阁,无愧于黄香
开雾睹天,有同于乐广
仍为郢州别驾
刺史之半,骥足斯展。
于时江路有贼,梁主使信与湘东王论中流水战事,丑徒闻其名德,遂即散奔,深为梁主所赏。
盖善战者不阵,此之谓乎。
通直常侍,使于魏土,接对有才辨,虽子贡之旗鼓陈说,仲山之专对智谋,无以加也。
还本国为正员郎
职位清显,以望以实。
又为东宫领直。
春宫兵马,并受节度,龙楼兰锜,宠寄逾
侯景篡逆,攻围淮海,建康宫殿,非无流矢之兵;
丹阳帝居,有生荆之痛。
出往上流,来归全楚,于时州后即湘东王
其后封豕既诛,长蛇受戮,湘东有雪耻之功,淮海有勤王之旅,同少康之复夏,若太戊之绍殷。
即于荆江,骤置文物,复为梁后主萧绎御史中丞
中兴司直,具瞻斯在,贵戚敛和,豪族屏气,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
丰貂右珥,戎章再徙,阮籍非好之职,郑点参乘之官,著德廊庙,切问近对。
武康县开国侯,开国承家,信圭是执,河带山砺,贻厥于后。
即以本官奉使大国。
光华重出,愿隰再来。
太祖夹辅魏朝,作相关右,三分有二,九合一匡,德迈晋宣,魏武,功高网地,道映在田,一见子山识如旧。
属武太祖,献策魏帝,命将荆衡。
寻值本朝青盖入洛,于是拾节入仕,乃沐霸恩,改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戎号光隆,比仪台铉,高官美宦,有逾旧国。
又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义城公。
王沈晋代,始授此荣,黄权魏时,首膺斯命。
降在季世,秩居上品,爵为五等,荣贵两朝。
出为弘农郡
职实剖符,寄深分竹。
加以冥心资敬,笃信天伦,孝实人师,刑惟士则,愠喜不形于色,忠恕不离于怀,矜简俨然,师心独往,似陆机之爱弟,若韩康之养甥,环堵之间,怡怡如也。
屡聘上国,特为太祖所知,江陵名士,唯而已。
绸缪礼遇,造次推恩,明帝守文,偏加引接武王英主,弥相委寄,密勿王事,多历岁年。
自携老入关,亟移灰琯,蒸蒸色养,勤动扇席。
丁母忧,杖而后起,病不胜哀。
青鸾降宿树之祥,白雉有依栏之感。
晋国公期受托,为世贤辅,见信孝情毁至,每自悯嗟,尝语人曰:「庾信南人羁士,至孝天然,居丧过礼,殆将灭性,寡人一见,不忍看」。
其至德如此,被知亦如此。
昔在杨都,有集十四卷值有罹乱,百不一存;
及到江陵,又有三卷,即重遭军火,一字无遗
今之所撰,止入魏以来,爰洎皇代。
凡所著述,合二十卷,分成两帙,付之后尔。
余与子山,风期款密,情均缟纻,契比金
欲余制序,聊命翰札,幸无愧色,非有绚章,方当贻范搢绅,悬诸日月诸焉。
论彗星奏端拱二年八月 唐末宋初 · 赵普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皇朝文鉴》卷四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三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九八
臣伏睹御批劄子云,所为妖星谪见,引證古今,莫知所措,自旦及暮,莫敢遑宁。
臣等伏捧真踪,同承圣旨,兢惶战惧,各不胜任。
其间老臣最负深过。
三十年之重任,但愧叨尘;
一千载之明君,将何辅弼?
忝列三台之首,惭无一日之长。
自知政术疏遗,宁免妖星谪见。
被苦者无由披诉,偷安者不敢指陈。
虽众议以明知,皇情而莫恻。
隐蔽之咎,惟臣最多,甘俟严诛,仰期待罪。
今则人心颇郁,上象自差,起狂夫思乱之谋,生丑虏犯边之计。
天时人事,不比寻常,唯有今年,倍须保护。
伏审陛下初知妖异,亲谕德音,便欲遍与恩泽,优加赏赐。
既发一言之善,须增百福之祥;
令由惠物之心,必有变灾之望。
才经旬朔,似有改移。
窃闻司天台内,妄陈邪佞之言,深惑圣明之听,惟云妖异,合灭契丹
臣窃虑俱是谄谀,未明真伪,乞加询问,须见实情。
乞问司天台内所有前件奏,未委按何经典。
臣今将所按经典逐件进呈,伏望陛下亲赐看详,便知可否。
臣闻五星二十八宿,与五岳四渎,皆在中国,不在四夷。
而又《尚书·尧典》云:「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岂可契丹封疆,不属万方之数!
臣今老迈,岂会阴阳,惟将正理参详,以前书證验,三坟五典,必可依凭。
今录到故事五件,谨分析如后。
一、按《汉书·天文志》及诸书云,岁星辰见东方,行疾则不见,不见则变为妖星。
石氏云:「搀枪为天棓(音棒。)」。
又曰:「彗星所为扫也。
其本类星,其末类彗也,小者数寸,长或竟天。
彗状如箕,亦为孛孛然如粉絮,形状虽异,其殃一也。
皆是逆乱凶悖,非常恶气之所生也。
见则为兵为患、除旧布新之状,不有大乱,必有大兵。
天下合谋,暗闇不明。
破军流血,死人如麻,哭声遍天下,干戈并出,四夷来侵。
馀灾不尽,下为水旱饥疾,凶恶之事,不可具载」。
又云:「凡关天象变异,下方必有灾殃。
如人脏腑有疾,亦先行于面色。
象不虚发,惟圣德可以消除」。
一、按《左传》云:齐有彗星(只出齐之分野,诸国不见。),齐侯使禳之(禳,以术禳除之。)
晏子曰:「无益也,祗取诬焉(诬,欺也。)
天道不谄(谄,疑也。),不二其命,若之何?
且天下之有彗,以除秽也;
君无秽也,又何禳焉?
若德之秽,禳之无益也。
《诗》云:『惟此文王,小心翼翼。
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厥德不回,以受方国(《诗大义》:翼翼,共也。聿,述也。回,违也。言文王德不违天人,故四方之国归往焉。)』。
君无违德,方国将至,何患于彗?
《诗》曰:『我无所监,夏后及商。
用乱之政,民卒流亡(逸《诗》也。追监商之亡皆以乱政。)』。
若德回政乱,民将流亡,祝史之为,无能补也」。
公说,乃止。
其后,齐国果有田氏篡夺之祸(国有秽恶,慧星不可禳也,唯有圣德可以禳也。)
一、按《晋书·天文志》:魏文帝黄初六年五月壬戌,荧惑入太白
一、按《蜀记》:魏明帝黄权曰:「天下三分鼎立,何地为正」?
对曰:「当验天文,即可知也。
往昔荧惑守心,而文帝崩矣,吴蜀无事,此其验也(时魏文帝居中国,蜀先主西川。)」。
一、按《梁书》:武帝大通元年,荧惑犯南斗,梁武帝跣足下殿走以厌之。
是年,后魏孝明帝崩,武帝叹曰:「索虏亦应天道(时后魏孝明帝居中国,梁武帝江南。)」。
一、按《唐书》云:高宗总章元年四月,有彗星见于五车,上避正殿,减常膳,令内外五品以上各上封事,极言得失。
许敬宗上言:「星虽孛而光芒小,此非国眚,不足上劳圣虑,请御正殿,复常膳」。
高宗不从。
敬宗又曰:「星孛而东北,王师问罪,此高丽将灭之徵」。
上曰:「我为万国之主,岂得推过于小蕃哉」!
二十日而星灭(其许敬宗者,本谄佞人也,乃是希高宗旨,赞成废王皇后,立武昭仪,并杀长孙无忌者,不由正道。因此作宰相,身死之后,定谥为「谬」。)
右具如前。
今检寻故事,闻达宸聪,冀将师古之文,聊證顺情之说。
伏况陛下勤求理道,独出前王,虽然慧星呈妖,自有皇天辅德。
臣所愿者,除旧布新之事,专乞陛下亲行;
变灾为福之祥,乃为陛下已有。
如此,则商高宗之桑谷,遂至中兴;
周武王之资财,须行大赉
伏望陛下恭承天戒,大慰物情,明施旷荡之恩,更保延长之祚。
盖缘凡关世事,否泰相逐,倚伏盈虚,岂能常定?
圣朝开国三十年,国富兵强,近古无比。
诸方僭伪,并受驱除,无一国不亡,无一人敢敌,可谓鞭挞宇宙,震慑华夷。
若非圣德神功,终恐兆民未泰,战争劳役,宁有了期。
虽哲后修仁,本意固无于亏阙;
而群生造业,随缘有近于感招。
傥时运以相逢,于圣贤而不免,尧水汤旱,乃是明徵。
臣又窃闻陛下自睹星文,深劳帝念,转积动天之德,思覃及物之恩。
则知多难兴王,传闻于往昔;
殷忧启圣,实见于当今。
可谓何福不生,何灾不灭!
臣今诚恳,思达冕旒,仍须面具数呈,不敢形于翰墨。
伏恨言词蹇涩,气力衰羸,步履犹难,未任拜跪。
自从发动,多有风涎,如或一息不来,便忧一词难措。
以兹情抱,实有感伤。
乞于闲暇之时,伏望略赐宣唤,贵将微细,皆具奏闻。
兼缘臣久负过愆,因此合专陈首。
伏以臣谬将鄙拙,虚受恩荣,既不能致主安民,又不能除奸殄寇,叨据秉钧之任,忽招如彗之妖,方抱耻于朝廷,实难安于禄位。
伏况前代,每逢灾变,必先册免三公
今遇盛时,乞行严宪,明加黜责,用激忠良。
臣无任负愧怀悚、战惧兢惶待罪之至。
愁赋 中唐 · 苻载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八
愁之为物也。
亲贱贫。
傲富贵。
无贤知兮不肖。
事违衷而必至。
非元黄之色。
殊甘辛之味。
其去也若缘云之难。
其来也类走丸之易。
愁兮愁。
志士蹇以徘徊。
郁风云之气。
挺栋梁之材。
思宏廓以经济。
刻洪勋于鼎鼐。
命路犹隘。
天衢未开。
沧波悠悠以东注。
白日忽忽其西颓。
元德拊髀以泣下。
孔明抱膝而思来。
愁兮愁。
静女怅其谁语。
耸端操而不爽。
抱明心以自处。
当泮冰之良辰。
期鸣雁之得侣。
桃李艳于淑景。
蕙兰生于幽渚。
蹇修兮不来。
念良人兮何许。
愁兮愁。
边塞兮行役。
始忘家而徇国。
忽时淹而岁积。
金河流而更遥。
铜柱去而太剧。
凝云披岭。
惊沙满碛。
马向北以嘶风。
人上陇而吹笛。
功名慨其缅邈。
鬓发飒以斑白。
伏波据鞍而骨惊。
定远操戈而涕激。
愁兮愁。
禁掖兮恩光。
争修曼态。
竞饰明珰。
动千金之巧笑。
希一顾于君王。
娇妒盈于思虑。
移夺起于毫芒。
何长门之咫尺。
邈阻绝乎陵冈。
宫殿深兮月皎。
歌吹清兮夜长。
班姬无言以掩扇。
陈后回裾而就床。
愁兮愁。
春与秋兮登临。
放臣寓目。
游子开襟。
枫江千里。
青壁万寻。
微波荡漾。
灌木萧森。
杂花而覆水。
见高叶之乱林。
宋玉之沈思。
屈平之远心。
愁兮愁。
往事纷其断续。
申生被谮。
周勃受辱。
乐毅无阶以返燕。
黄权何计而归蜀。
投令君于虚器。
卞和之美玉。
李广失路于匈奴
徐市泛舟于海曲。
山阳而日晚。
西陵而树绿。
包胥感激于秦庭。
邹阳畏逼于梁狱。
愁兮愁。
羁志杳而无伴。
鸿渐于陆
层霄未半。
怀戴君与利物。
每行吟而坐叹。
安得百斛之醇醪。
使斯愁也霞开而云散者哉。
幼文为费景祥写古萧山寺图 元末明初 · 张羽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二十一 山水类
浔阳张羽景祥题是日积雨新霁风日清美余与野得黄君公衡沈君携酒会饮其家酒酣耳热率尔赋此不能工也
山人手持酒一卮,长跪向我求新诗。
自言此□君所识,乃是河南使君之所为。
□厓怒瀑形绝奇,天门阁道相因依。
中有台殿横天梯,金绳碧瓦光参差。
使君当年作此时,祗是昂藏一布衣。
豪雄意气今已□,图画应知得者稀。
右丞辋川不易得,此公名位岂卑微。
请语世上悠悠者,人生贫贱安可欺,人生贫贱安可欺。
三国杂事篇(上) 北宋 · 唐庚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唐先生文集》卷七
诸葛丞相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各一通。
学者责孔明不以经术辅导少主,乃用《六韬》、《管子》、《申》、《韩》之书。
吾谓不然。
人君不问拨乱守文,要以智略为先。
后主宽厚仁义,襟量有馀,而权略智调是其所短,当时识者咸以为忧。
《六韬》述兵权奇计;
《管子》贵轻重,慎权衡;
《申子》覈名实;
《韩子》引绳墨,切事情。
施之后主,正中其病矣。
药无善恶,要以对病为妙。
万金良药,与疾不相值,亦复何有补哉?
法正蜀郡太守扬武将军,一饭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
或言其太横,亮曰:「主公之在公安也,进退狼跋,赖孝直为辅翼。
今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使不得行其意邪」?
孙盛评曰:「威福自下,亡国之道。
安可以功臣而极其凌肆?
诸葛氏之言,于是失政刑矣」。
秦昭王范雎之故,至质平原君,移书赵王,以购魏齐之首。
李广诛霸陵尉,上书自劾,武帝诏曰:「报恩复雠,朕之所望于将军也。
复何疑哉」?
国初,郭进为山西巡检,民诉略夺其女,太祖怒曰:「汝小民也,配女当得小民。
今得吾贵臣,顾不可耶」?
驱出之。
而三人者卒皆有以报国。
古之英主所以役使豪杰,彼自有意义。
孙盛所见者小矣。
董昭建议曹公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
荀彧称曹公兴师本为朝廷,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曹公由是不平,以忧死。
论者曰叶规曹氏以倾汉祚,晚节立异,无救运移。
管仲相桓公,伐山戎,伐陈蔡,伐楚,伐晋,其志欲尊周尔,而桓公遂有封禅之志。
文若佐曹公,平青徐,平许洛,平河朔,平汉南,其志欲尊汉耳,而曹公遂有九锡之议。
管仲知封禅之不可许也,故设词以拒之;
文若知九锡之不可长也,故逊词以却之。
管仲幸,故桓公从其说,以全勤王之功;
文若不幸,故曹公不用其语,以成窃国之祸。
究其终始,幸不幸异耳,用心岂不同耶?
论者何得非之。
华歆、邴原、管宁相善,时人号为一龙
为首,原为腹,宁为尾。
《魏略》云。
邴原、管宁,皆盛德之士,而为之首,则歆之为人可知矣。
然《汉书》称伏后之废,操使勒兵入宫收后,后闭户匿壁中,破户发壁而入。
此岂盛德之士哉?
操虽奸雄,然用人各当其理。
方是之时,魏氏群臣,如董昭、夏侯惇、贾诩、程昱、郭嘉之流为不少,足以办此,何至使为之?
果贤耶,操决不敢以此使之。
以此事操,则决不得为贤者。
陈寿传,称少与管宁俱以操尚称,初不及
至作传,又称与原、歆相友
岂三人相友,而独无操尚乎?
朋友出处不齐,理宜有之。
操尚不同,则非所以为友矣。
此余之所未解也。
建兴五年丞相亮出屯汉中
是岁丁未,魏之太和元年黄武六年也。
魏明帝即位既已踰年,君臣无间。
前此,吴人攻夏口,围石阳,不克,是岁保境不动。
初,孔明说先主以保有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交孙权,内脩政理。
天下有变,则遣上将向宛、洛,而将军身出秦川,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孔明始议如此。
至是天下宁有变耶?
而遽有此举,何哉?
曹公征乌丸,遣使辟田畴。
畴戒门下趣严。
门人问曰:「昔袁公礼命五至而君不屈,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恐弗及,何也」?
畴笑曰:「此非尔所知也」。
即随使者到军。
或曰:田畴辞聘于袁氏,从辟于曹公,门人怪之。
畴笑而不答,何也?
曰:难言也。
汉明帝问于吴良曰:「先帝召卿不至,反从骠骑游耶」?
曰:「先帝以礼待下,故臣得以礼进退;
骠骑以法检下,故臣为法屈尔」。
畴之用意,盖亦如此。
是时袁氏政宽,故畴可得不至;
曹氏刻急,故畴不敢不来。
来非慕义,故终身不受封爵。
畴虽不言,言在其中矣。
曹公定邺,祠袁绍墓,哭之流涕。
孙盛评曰:「先王诛赏,将以惩劝。
而尽哀于逆臣之家,为政之道踬矣。
匿怨友人,前哲所耻;
税骖旧馆,义无虚涕。
道乖好绝,何哭之有?
汉祖失之于项氏,曹公遵谬于此举,百虑之一失也」。
禹见刑人于市,下车而哭之。
况刘、项受命,怀王约为兄弟,而与操少相友善,同起事,而又盟主乎?
虽道乖好绝,至于相倾,然吾以公义讨之,以私恩哭之,不以恩掩义,亦不以义废恩,是古之道也,何名为失哉?
孙氏之论,非但僻学也,盖亦可谓小人矣。
章武三年四月,先主崩于永安宫
五月后主袭位于成都改元建兴
人君继体,踰年改元。
章武三年五月改为建兴,此陈寿所以短孔明也。
以吾观之,似不为过。
古者人君虽立,尚未即位也,明年正月行即位之礼,然后书即位,而称元年,后世承袭之。
初固已即位矣,称元不亦可乎?
故曰不为过也。
古者人君袭位,未踰年不称君。
子猛不书王,子般、子赤不书公,后世承袭之。
初固已称君矣,称元不亦可乎?
故曰不为过也。
春秋之时,未有一年而二名者。
隐公之末年,既名之为十一年矣,不可复名为桓公元年
自纪元以来,有一岁而再易者矣,有一岁而三四易者矣,岂复以二名为嫌,而曰不可乎?
故曰不为过也。
非特此也,今之所谓元年,与古异矣。
古之所谓元年者,某君之一年也,故必踰年而后称之,如前所云。
后世所谓元年者,某号之一年耳,嗣位而称之可也,踰年而后称之亦可也。
建安十三年,曹公自江陵征备。
赤壁,与备战,不利,退保南郡
世之为将者,务多其兵,而不知兵至三十万难用矣。
前代以六十万胜楚,以四十万胜秦,唯王剪、项籍二人;
而多多益办者,独韩信能之。
自馀兵至三十万,未有得志者。
赵括以四十五万败于长平。
汉初合五诸侯兵五十六万,败于彭城,以三十万困于白登王恢引三十二万伏马邑无功,王邑以百万败于昆阳黄巾以百万败于寿张苻坚以八十万败于合肥,隋以九十万败于辽东
其众愈多,其败愈毒。
然犹有可诿者曰:「将不善」。
若曹公,可谓善将矣,复以水军六十万号称八十万,而败于乌林
是时战舰相接,故为敌人所烧;
大众屯聚,故疫死者几半。
此兵多为累之明验也。
高祖之才,不过能将十万众;
则水军六十万,当得如高祖者六人,乃能将之。
高祖岂易得哉?
其败也固宜。
曹公征下邳,禽关羽以归,礼之甚厚,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
使张辽以情问之,叹曰:「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恩,终不可留。
要当立效报曹公而去」。
破颜良,曹公知其必去,厚加赏赐。
悉封还,拜书告辞,归先主于袁军。
左右请追之,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为曹公所厚,而终不忘其君,可谓贤矣,然战国之士亦能之;
曹公得不杀,厚待而用其力,可谓贤矣,然战国之君亦能之。
必欲立效以报公,然后封还所赐,拜书告辞而去,进退去就,雍容可观,殆非战国之士矣。
曹公知必去,重赏以赆其归,戒左右勿追,曰:「彼各为其主也」。
内能平其气,不以彼我为心;
外能成羽之忠,不私其力于己,是犹有先王之遗风焉。
吾尝论曹公曰:「是人能为善,而不能不为恶。
能为善,是以能享国;
不能不为恶,是以不能取天下」。
黄初二年八月,魏遣太常邢正持节策权为吴王,加九锡,权受之。
是岁吴、蜀相攻,大战于夷陵
吴人卑词事魏,受其封爵,恐魏之议其后耳。
而《魏略》以为权有僭意,而自顾位轻,故先卑而后倨之。
先卑者,规得封爵以成僭窃之基;
后倨者,冀见讨伐以激怒其众。
且吴至权三世矣,其势足以自立,尚何以封爵为哉?
受封爵则君臣矣,供职贡矣,除边关矣。
国有警急以事闻,无得擅兴兵攻击矣;
羽书至,则悉甲士从徵矣;
非身入朝,则遣侍子入宿卫矣。
彼藩国固然,亡足怪者。
一不从命,则王师致讨有词矣。
然后发兵拒战,是抗上矣。
尚安能激怒其众也哉?
既而魏责任子,权不能堪,卒叛之,为天下笑。
方其危急之时,群臣无鲁仲连之识,出一切之计,以宽目前之患。
陈寿勾践奇之。
勾践事吴,则尝闻之矣;
受吴封爵,则未之闻也。
魏明帝黄权曰:「三国鼎立,何者为正」?
曰:「当以天文为正。
往岁荧惑守心,文皇帝崩,吴、蜀平安,此其證也」。
推魏为正统,未必不然。
初无他说,一以天文决之,此非余之所敢知也。
黄初四年三月癸卯,月犯心大星,占曰:「心为天王位,王者恶之」。
四月癸巳蜀先主殂于永安宫,而二国皆自如。
天道岂易言哉?
《晋·天文志》称二石虽僭号,其强弱常占昴宿,不关太微、紫宫。
然以《载记》考之,流星入紫宫,而刘聪殒;
彗星扫太微,而苻坚败;
荧惑守帝座,而吕隆破。
故知推论正统,固自有理也。
晋庾翼与兄冰书曰:「岁星犯天关,江东无他故。
季龙频年闭关,此复是天公愦愦无皂白之證也」。
噫!
人之责天亦太详矣,为天者不亦难哉?
先主攻刘璋,所至辄克,置酒大会于涪,谓庞统曰:「今日之会乐矣」。
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先主曰:「武王胜商,前歌后舞,非仁者邪」?
涪之役陋矣,何足论哉!
至于乐与不乐之义,则有可得而言者。
《传》曰:「师有功,则奏凯歌」。
又曰:「战胜以丧礼居之」。
二义孰是?
吾闻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其战也,本所以忧民之忧;
也,不得不乐民之乐。
故师有功则奏凯歌,此无足怪者。
然道失而后德,德失而后仁,仁失而后义,义失而后礼。
道至于礼,其去本远矣,而况于兵乎?
故战胜以丧礼居之,亦无足怪者。
言乐与不乐,皆未之尽也。
古之处此者,外则歌舞,而内以丧礼居之。
黄初四年,司徒华歆、司空王昭、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谒者仆射诸葛诞各有书与诸葛亮,陈天命人事,欲使举国称藩,不报。
魏之群臣可谓不学亡术,而昧于识虑矣。
使其学术识虑如汉萧望之者,当不为此举动也。
汉宣帝时呼韩款塞称藩,望之议以客礼待之,使他日遁去,于汉不为叛臣。
宣帝从之。
盖方是时,匈奴虽衰,然素号敌国,非东瓯、南粤比也。
名分一正,遂不可易,他日叛去,何以处之?
发兵加诛,则势有所未能;
置之不问,则无以令天下。
故方其柔顺之时,待以不臣之礼,非独示以谦损,盖将为后日久远之虑也。
魏之自视何如宣帝
吴、蜀虽弱,不至如呼韩邪之时。
彼虽称藩,犹当待以弗臣,况未服而强之耶?
前此加权封爵,而为权所戏侮。
今复喻蜀称藩,为所不答。
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者,不如是之劳也。
兴平二年袁术僭号于九江,置南北郊。
是时荆州刘表亦郊祀天地,汉不能制。
唯天子祀天地于郊,唯鲁得用郊。
郊祀之礼,圣人之所甚重。
而后之乱人,欲为大盗于天下,未尝不先盗其所甚重者。
此庄、老之徒所以有「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之说也。
扬子之论,则又不然:「秦人祠白畤,周不即禁,卒举天下而与之。
名分所在,不得不重」。
夫庄、老之说,儒者固已非之,而扬子之论,亦复有所未尽。
扬子惟知严名分以临天下,而不知能保天下者,然后能守名分。
秦人之祀白畤,周非不欲禁之,力有所不能也。
然则欲守名分者,先勉其所以保天下者哉。
诸葛孔明说先主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以荆州之军向宛、雒,而身率益州之众以攻秦川。
先主称善。
高祖既破陈豨,还至雒阳,叹曰:「代居常山北,而赵从山南有之,远」。
乃立子常为代王,以代郡雁门属焉。
地固有封,境虽接,而形势非便者矣。
荆州在山前,距蜀五千馀里,而蜀从山后有之,其势实难。
非独不能有荆州也,虽得秦川亦不能守。
何者?
梁、益险绝,盖自守之国,而不可以兼并。
凡物之在山外者,尺寸不能有。
高祖所以弃汉中而取三秦也。
权欲令太子登读《汉书》,习知近代之事。
张昭有师法,重烦劳之,乃令张休从昭受读,还以授登。
刘备教禅以《汉书》,而权亦令张昭以《汉书》授其子登。
世以权、备之智不足以知二帝三王,故其所以贻谋者止于如此。
是大不然。
伊尹之训太甲也,称有夏先后而不及唐虞。
周公之戒成王也,称商三宗而不及虞夏。
伊尹、周公之智,不足以知尧、舜、禹哉!
亦取其近于时,切于事者而已。
权、备之智,识不足拟伊尹、周公,至其教子,不忽近而慕远,不贵名而贱实,此亦伊尹、周公之遗法也。
《晋汉春秋》曰:「孙皓闻羊、陆交和,以诘于抗,抗曰:『臣不如是,正足以彰其德耳,于祜无伤也』。
或以祜、抗为失臣节,两讥之」。
亲仁善邻者,国家之事;
出奇克敌者,将帅之职。
羊、陆以将帅之职,而修国家之事,此论者所以讥其失节也。
窃谓不然。
兵固多术矣,有以力相倾者,有以智相倾者,有以德相倾者。
秦汉以来,唯知诈力,一有为德,则是非为之纷然,而不知所谓以德相倾者,是亦出奇而已矣。
何名为失节哉!
然《晋阳秋》以为羊、陆推侨、札之好,兹又过矣。
兵家诡道,何侨、札之有?
就如所云,乃不足贵。
何则?
非吴、郑之使,而敦侨、札之分;
处方面之任,而私境外之交,此非所以称羊、陆之美也。
谢仓使吴荆溪先生京状 南宋 · 赵孟坚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七四、《彝斋文编》卷三
伏准照帖,举孟坚文学自将,智能兼茂,充改官亲民任使者
上介充寮,曾微纤助;
首秋荐额,仅为盍簪。
宁遗平昔之心知,特了孤寒之身事。
弥天恩大,跼地谢深。
窃以五剡固重于攒花,寸禄尤难于及戍。
待远次者,则重涉数岁;
非势援者,则坐过千帆。
未闻辟置于连月之间,便即缠裹其脱选之事。
况无介绍,自出生成,信为卵翼之恩,殆多覆帱之造。
幸遇,奚既颂称!
孟坚真无盖藏,朴不缘饰。
信情而往,几擿埴以冥行;
矢口而谈,不瞻前而顾虑。
累参寮于幕画,每取诮于时流。
几欲揉裁,终然率卤。
拳曲拥肿,可怜难入于准绳;
容受包荒,卒从下采于葑菲。
得于冀望之表,倍增感激之私。
兹盖恭遇某官哲鉴覃昭,公衡平一
来从蓬苑,益振文风;
肃驾纲轮,懔苏吏习。
为矜乌哺之至念,蚤飞鹗荐以先成。
惠才西风而驰,主由东道者力。
矧崇褒诩,更侈品题。
不学面墙,文何由进;
无能守朴,智又奚长。
孟坚敢不力勉修为,事加警省,期于有立,无负隆知。
悠悠旆旌,少缓朝天之阔步;
阴阴桃李,庶几指日以成蹊。
剩有轮囷之情,尚嗣再三之谢。